# 常见概念
# NFT
NFT 全称为 Non-fungible token
,解释为非同质化代币。
# 同质化
同质化代币的开发方式决定了每一个代币都是相同的。一个同质化代币可以与任何一个同类代币进行交换。这些代币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同质化代币可以互换。事实上,大部分加密货币是同质化的。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币就是同质化的。一个比特币(或其中一部分)可以与另一个代币互换,因为它们代表相同的价值。以太币也是如此。
# 非同质化
而非同质化资产不能互换。每一个非同质化资产都是独一无二的,与任何其他资产的价值都不相同。 非同质化资产一般是收藏品,但也不全是。比如,一辆汽车就是一个非同质化商品。如果您把车送去维修,对方给您另一辆车况更好的车先用着,您会很高兴。如果这辆车的车况还不如您自己的车,您就会不高兴。但这辆车和您的车价值不同,所以它是非同质化商品。
# NFT
NFT 是一种加密代币,基于以太坊的 ERC-721 不可分割智能合约,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可用于追踪个人知识产权。
NFT 是一种数字资产,其创建方式是在智能合约中编写代码。NFT 无法复制,因此代表着独一无二的事物,其性质类似于收藏品。一个 NFT 不能与另一个 NFT 互换,因为每个 NFT 本身都包含了独特的内容。
# ERC20/ERC721
ERC 是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的缩写,即以太坊征求意见,是以太坊开发者的协议提案,是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人员使用的技术文档,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特定用户组提供方法、创新、研究和特征的规范。
以太坊的 ERC 标准有很多,目前使用最多的通证标准为:ERC-20、ERC-777、ERC-721 和 ERC-1155。
# ERC20(同质化代币标准)
核心特性:
- 可替代性:每个代币完全相同(如1 USDT = 1 USDT),可无限分割(如0.1个ETH)。
- 简单结构:通过
balanceOf
(查询余额)和transfer
(转账)等函数实现基础功能。 - 典型场景:稳定币(USDT、USDC)、平台币(UNI)、治理代币(COMP)等。 转账优势:
- 低成本:交易数据量小(仅需指定金额和接收地址),Gas费低。
- 高兼容性:所有以太坊钱包原生支持ERC20,无需额外适配。
- 流动性强:广泛用于交易所、DeFi协议,转账即代表价值转移。
# ERC721(非同质化代币标准)
核心特性:
- 唯一性:每个代币独立存在(如CryptoPunks #8348),不可分割。
- 元数据支持:可绑定图片、属性等链上信息(通过
tokenURI
函数)。 - 典型场景:数字艺术品(BAYC)、游戏道具(Axie Infinity)、域名(ENS)。 转账特点:
- 复杂度高:需传递Token ID、元数据哈希等信息,交易数据量更大。
- Gas费更高:单次操作成本可能达ERC20的数倍(尤其涉及复杂逻辑时)。
- 功能扩展:需支持
safeTransferFrom
等安全函数防止数据丢失。
# 为何转账优先选ERC20?
- 经济性: ERC20转账仅需记录金额和地址,数据量小;ERC721需包含Token ID、元数据等,导致Gas费显著增加。例如,发送1000 USDT(ERC20)的Gas费可能为0.1,而发送一个CryptoPunk(ERC721)可能达5。
- 技术兼容性:
所有钱包默认集成ERC20标准,用户无需额外操作;ERC721需调用特定函数(如
safeTransferFrom
),部分钱包需手动开启“NFT支持”功能。 - 场景适配性: ERC20天然适配价值传输场景(如支付、借贷);ERC721的独特性使其更适合资产确权(如数字所有权证明),但日常转账需求较低。
- 流动性网络效应: 90%以上的DeFi协议和交易所仅支持ERC20,转账ERC20可直接参与交易、质押等生态;ERC721需通过专用市场(如OpenSea)交易,流动性分散。
# 总结
- ERC20:价值转移的“通用货币”,低成本、高效率,适合日常金融活动。
- ERC721:数字资产的“产权证书”,通过唯一性创造稀缺性,但转账成本高且生态分散。 因此,当用户需要向钱包转账时,ERC20因其标准化、低成本和即时可用性成为首选,而ERC721更多用于特定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由于
NFT
是不可复制的数字所有权证书,它可让作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售、分配或许可数字资产的数字权利,这也使艺术家可以完全自由地买卖艺术品,而无需第三方的参与。
# DAPP
DAPP
是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的缩写,即去中心化应用,也有人称为分布式应用。它被认为开启了区块链3.0时代。
DAPP
就是在底层区块链平台衍生的各种分布式应用,是区块链世界中的服务提供形式。DAPP
之于区块链,有些类似 APP
之于IOS
和 Android
。
DApp
允许大家使用区块链网络,其中智能合约允许它连接到区块链。例如一个曾经很火的游戏 CryptoKitties
。
- 传统的应用程序:前端→API→数据库
- DApp: 类似于传统的应用程序。前端使用完全相同的技术来渲染页面。一个关键的区别是,不是连接到数据库的API,而是通过智能合约连接到区块链:前端→智能合约→区块链
# Defi
DeFi
的全称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
,即 去中心化金融
,当前几乎全部的 DeFi
项目都在以太坊的区块链上进行。
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取款、转账、贷款都是在银行/金融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作为担保的情况下参与的。去中心化的金融,指的就是我们通过区块链这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和智能合约等技术代替了银行/金融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创建了一个没有中心机构掌控,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的金融系统。
我们都知道
USDT
是属于中心化的稳定币。在DeFi
的世界,用的是去中心化的稳定币,我们称之为DAI
。 例如项目M
发行了属于自己的代币m
。由于是去中心化的平台,所有每一个持有m
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平台上重大决策的投票;另外也作为本平台借贷的利息。这个平台上有两个池子。一个叫做以太池,一个叫做抵押仓。首先,你需要拿着一定的资产去以太池里进行抵押,智能合约在对你的资产进行估值后返还你一定的代币作为抵押后的凭证。比如你抵押ETH
,就给你返还PETH(集合以太)
。其次,你再拿着这个PETH
去抵押仓。抵押仓会生成你的债务,锁定你的资产,并给你发放相应数量的DAI
,你可以拿着DAI
去兑换法币消费。最后当你想要赎回自己资产的时候,你不仅要返还相应数量的DAI
,还要购买m
代币作为利息,交给M
平台。如果你最后没有钱赎回资产,那么平台就会拍卖你的资产完成清算。
# DAO
DAO
的全名是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中文是 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
。DAO
的主要目的是超越传统组织形式,以分布式、透明和信任最小化的方式来进行集体决策。简而言之,DAO
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架构。人们可以独立验证组织的运行方式,并基于这样的共识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DAO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利用了区块链智能合约,将部分或全部流程写入合约代码中,以执行决策并分配所有权。智能合约的出现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因为智能合约可以让 DAO
的治理规则完全透明化,而且无法被任何 DAO
成员或外部方篡改。这是因为区块链(即智能合约)运行的代码可以被公开审计,并由去中心化的节点网络保障安全。
# 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基础,用于确保分布式网络中的节点(参与者)在没有中心化权威的情况下,达成对数据一致性的共同认可。它的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让互不信任的节点通过特定规则实现协作,保证区块链的安全性、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在传统中心化系统中(如银行),数据的真实性由中心机构(如服务器)保证。但在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中,所有节点平等参与,必须通过共识机制解决,场景的共识机制 PoW, PoS等。
# 撸空投
本质是一种营销活动:项目方(通常是新兴的区块链项目)为了推广产品、扩大用户群或测试功能,会将代币免费分发给特定用户。用户通过完成任务(如社交媒体互动、测试产品等)参与其中,无需投入资金或仅需少量手续费。
- 低成本高回报潜力:部分空投代币上线后价值飙升(如APT空投曾达万元人民币),用户可通过出售变现。
- 时间投入:筛选项目、完成任务耗时较多,需平衡效率。
- 诈骗风险:虚假空投泛滥,常见骗局包括要求支付“升级费”、提供私钥或授权恶意合约,导致资产被盗。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部署在区块链上的自动化执行程序,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
核心特性:
- 不可篡改:一旦部署,代码无法修改
- 透明可信:所有操作记录在公开账本
- 自动执行:满足条件时自动触发预设操作
为什么部署智能合约到区块链要支付 gas
以太坊提供图灵完备的平台,从而使得以太坊相对于比特币可以实现很多功能,但这也导致无法预知智能合约是否会导致死循环(停机问题)因此,以太坊引入汽油费机制,Gas 机制要求每条指令付费,从经济层面限制了恶意用户。
# MetaMask/DAPP
- MetaMask是一个钱包应用,它支持多种充值方式,包括法币入口,比如通过第三方服务如Transak、MoonPay或Wyre。这些服务允许用户直接用信用卡或银行账户购买加密货币,然后转入MetaMask钱包。
- 银行卡 → 第三方支付网关 → 中心化交易所 → 用户MetaMask地址
- 而DApp通常是去中心化应用,它们主要处理链上操作,比如智能合约交互,但可能不直接集成法币入口,因为这涉及到合规、监管和复杂的支付处理流程
- 用户钱包 → 调用DApp智能合约 → 更新链上余额
metamask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钱包,跟我们平时用的app不同,它是一款去中心化的应用,官方并不会保存你的密码,你也不能使用官方来找回密码,你只能把自己的密码写在纸上放在保险箱里。而且里面存放的钱或者币并不像你将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如果倒闭了那你的钱也可能没了,但是这款钱包就是你自己的,钱不会消失。
举几个例子:
特性 | Coinbase | MetaMask | 币安(Binance) |
---|---|---|---|
性质 | 中心化交易所,已上市 | 钱包工具+DEX入口 | 中心化交易所 |
合规性 | 高(多国牌照) | 无(用户自担风险) | 中(全球布局但部分地区受限) |
支持的链 | 有限(BTC、ETH等主流链) | 全链兼容(EVM生态) | 广泛(BTC、ETH、BNB Chain等) |
费用 | 较高(交易费+提现费) | 仅Gas费 | 较低(现货0.1%,合约0.02%) |
# 期货和现货
# 1. 现货(Spot)
- 定义:现货交易是即时或短期交割的买卖行为。买卖双方约定在交易完成后立即或极短时间内(通常2个工作日内)完成标的资产的交付和资金结算。
- 特点
- 实物或金融资产直接交割:如黄金、原油、外汇、股票等。
- 价格反映当前市场供需:现货价格由即时的供求关系决定。
- 无杠杆或低杠杆:通常需要全额资金交易(如股票需全额支付)。
- 例子:你今天用人民币买入1克黄金,明天就能拿到实物黄金。
# 2. 期货(Futures)
- 定义:期货是标准化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到期日),以预先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如商品、股指、外汇等)。
- 杠杆交易:只需支付合约价值的一小部分作为保证金(如5%-20%),可放大收益和风险。
- 例子:3个月后以5000元/吨的价格买入10吨大豆,无论到期时市场价如何,都按合约执行。
# 保证金制度
用“定金”撬动大额交易
定义:期货交易不需要支付合约全额价值,只需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通常为合约价值的5%-20%)。
例子
- 假设黄金期货合约价值100万元(1手=1公斤黄金,假设价格100万元/公斤)。
- 交易所规定保证金比例为10%,则投资者只需支付10万元即可买入1手合约。
- 此时,10万元控制了100万元的资产,杠杆率 = 100万 / 10万 = 10倍。
收益放大
- 若黄金价格上涨10%(至110万元/公斤),合约价值变为110万元。
- 投资者卖出合约后,盈利为10万元(110万 - 100万)。
- 收益率 = 盈利 / 初始投入 = 10万 / 10万 = 100%(现货收益仅10%)。
风险放大
- 若黄金价格下跌10%(至90万元/公斤),合约价值变为90万元。
- 投资者亏损10万元,亏损率 = 10万 / 10万 = 100%(现货亏损仅10%)。
- 若未及时追加保证金,可能被强制平仓(爆仓)。
步骤 | 黄金价格 | 账户余额 | 操作 |
---|---|---|---|
开仓(买入1手) | 100万元 | 10万元 | 缴纳初始保证金10万元 |
价格跌至93万元 | 93万元 | 3万元 | 触发追加保证金通知(需补至7万) |
未追加保证金 | 90万元 | 0万元 | 强制平仓,亏损10万元 |
极端情况(跌至80万元) | 80万元 | -10万元 | 穿仓,需追加偿还10万元 |
# 做空与做多
# 1. 做多(Buy/Long)
- 定义:买入某种资产,预期其价格上涨,未来以更高价格卖出获利。
- 类比:相当于“低买高卖”,如股票投资。
- 期货/永续合约中的操作
- 支付保证金,开仓买入合约(如黄金期货)。
- 若价格上涨,平仓时卖出合约,赚取差价。
# 2. 做空(Sell/Short)
- 定义:借入并卖出某种资产,预期其价格下跌,未来以更低价格买回归还,赚取差价。
- 类比:相当于“高卖低买”,如融券卖空股票。
- 期货/永续合约中的操作
- 支付保证金,开仓卖出合约(如比特币永续合约)。
- 若价格下跌,平仓时买入合约,赚取差价。